发布时间:2024-12-27 22:03:38作者:linx阅读:次
峨眉山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是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峨眉山平畴突起,巍峨、秀丽、古老、神奇。它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于世。被人们称之为“仙山佛国”、“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对峨眉山情有独钟的唐代诗人李白,远在一千二百年前就写下了对峨眉山的深爱。宋代诗人范成大更是把对峨眉山的赞美推向了极至,他在诗中写到:“大峨两山相对开,小峨迤逦中峨来,三峨秀色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明代诗人周洪谟写下:“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当代文豪郭沫若也题书峨眉山为“天下名山”。峨眉山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古“天府之国”的四大风景名胜之一,享誉国内外。古往今来,峨眉山就是人们礼佛朝拜、游览观光、科学考察和休闲疗养的胜地。
峨眉山在中国各大名山中具有独特的优点――“雄、秀”兼备。雄是指其山体的巨大,全山总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千岩万壑,云蒸霞蔚。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山下的平原地区海拔400余米,相对高差在2600米以上,大大超过了久享盛誉的五岳和黄山、庐山、雁荡山等国内旅游名山。在登山公路和索道未建成时,登顶的石径长达60余公里,登顶的游人和香客须路跋涉数日以至十数日。人在山间,只觉到处峰起去涌,苍茫如海。秀是指其宁静、深沉的迷人风采。
峨眉山千姿百态,东部低山,势若锦屏;中部群峰耸峙,如笋如莲,如诗如画;西部山势巍峨,雄伟壮观。春季万物萌动,郁郁葱葱;夏季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秋季红叶满山,五彩缤纷;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主峰金顶绝壁凌空高插云霄,巍然屹立。登临其间,可西眺皑皑雪峰,东瞰莽莽平川,气势雄而景观奇,有云海、日出、佛光、圣灯四大奇观。中部群山峰峦叠嶂,含烟凝翠,飞瀑流泉,鸟语花香,草木茂而风光秀。金顶海拔3077-3099米,三峰并峙,绝壁凌空,刚劲挺拔,“高凌五岳,秀甲九州”。俯瞰峨眉山,气势雄伟而景色秀丽,山静云动,仪态万方,多姿多彩,飘逸神奇。游客人峨眉山,有如在画中游,感觉到一种诗的意境,美的享受,仿佛超然于尘世之外,身心俱净化澄澈。难怪《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称赞峨眉山"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一山而具"五种美感":形态美、动态美、色彩美、听觉美、意境美。美的事物和美的自然,带来美的感染、美的熏陶和美的感受。
从晋代开始,峨眉山一直为佛教普贤道场,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文化史。峨眉山高出五岳、秀甲天下,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清代诗人谭钟岳将峨眉山佳景概为十景:“金顶祥光”、“象池夜月”、“九老仙府”、“洪椿晓雨”、“白水秋风”、“双桥清音”、“大坪霁雪”、“灵岩叠翠”、“罗峰晴云”、“圣积晚钟”。现在人们又不断发现和创造了许多新景观。进入山中,重峦叠嶂,古木参天;峰回路转,云断桥连;涧深谷幽,天光一线;灵猴嬉戏,琴蛙奏弹;奇花铺径,别有洞天。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雄伟的山体景观、秀丽的植物景观以及神奇的气象景观有机地巧妙地融合为一幅幅美景,一个个奇观,"峨眉十景",四季风光,给人以种种美感和美的享受,构成了峨眉山独有的"雄、秀、险、神、奇、幻"六大特色。
特殊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气候类型,使得峨眉山地区远离尘世,自然资源保存良好。山间野生动物种类丰富。类型齐全,区系复杂,具有模式种多、古老物种多、东洋区系多、珍稀物种多的物点。据统计,全山共有动物2300多种,其中珍稀特产及经济种类有27种:鸟类有265种,占四川全省总数的43;昆虫保有268种,其中属峨眉山特有种的达53种,英雄金凤蝶和中华枯叶蝶为稀世之琴。四川省的两栖动物名列全国之首,而峨眉山保有的品种就占全省的37。小熊猫、苏门羚、蜂鹰、凤头鹰、白鹇、大鲵、山溪鲵、环毛蚓等动物都极具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迷人风采。崇山峻岭名得自《水经注》所引用的《益州记》中描写峨眉风光的句子:“秋日清澄,望见两山对峙如峨眉焉”。而“峨眉”正是《诗经》中形容女子秀眉的用语。隐隐浮现于去海之上的如黛青山、漫山遍野的葱茏植被、山间无数的溪涧潭瀑,峨眉之秀,秀在其骨,秀在其神。
1.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登峨眉山》李白
2.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李白
3.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
4.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
5.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
6.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
7.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
8.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
9. 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
10.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
11. 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王维
12. 云拥半岭雪,花吐一溪烟。——云海泉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标题】:峨眉山月歌 选自卷八 【作者】:唐 李白 【体裁】:七言绝句 【格律】:七律 【原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州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 【注释】: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2.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 3.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qián)为峨眉山附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黎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4.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下:顺流而下.渝州:今重庆一带. 5.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安西都护府,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后迁居四川江油.天宝初,入长安,贺知章一见,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后漫游江湖间,永王李璘聘为幕僚.璘起兵,事败,白坐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中途遇赦,至当涂依李阳冰,未几卒.是唐代著名诗人,有《李太白集》.李白所作词,宋人已有传说(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证以崔令钦《教坊记》及今所传敦煌卷子,唐开元间已有词调.然今传篇章是否果出于太白,甚难断定.今仍录《菩萨蛮》,《忆秦娥》各一首. 【鉴赏】: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 甫
戎马交驰际, 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 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 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 试觅姓庞人。
峨眉山
峨眉山,峨眉山,
吾今为你谱新篇。
山上一曲《红梅赞》,
山下一曲《相见欢》。
峨眉山,峨眉山,
处处秀色皆可餐。
峨眉一山有四季,
峨眉十里不同天。
峨眉山,峨眉山,
冰清玉洁似婵娟。
峨眉风情千万种,
奈何独自守西川?
峨眉山,峨眉山,
峨眉千载无烽烟。
不与群峰争险峻,
只为社稷保平安。
峨眉山,峨眉山,
虚无缥渺天地间。
云游四海三十年,
至此方知天地宽。
峨眉山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是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峨眉山平畴突起,巍峨、秀丽、古老、神奇.它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于世.被人们称之为“仙山佛国”、“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对峨眉山情有独钟的唐代诗人李白,远在一千二百年前就写下了对峨眉山的深爱.宋代诗人范成大更是把对峨眉山的赞美推向了极至,他在诗中写到:“大峨两山相对开,小峨迤逦中峨来,三峨秀色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明代诗人周洪谟写下:“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当代文豪郭沫若也题书峨眉山为“天下名山”.峨眉山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古“天府之国”的四大风景名胜之一,享誉国内外.古往今来,峨眉山就是人们礼佛朝拜、游览观光、科学考察和休闲疗养的胜地.
峨眉山在中国各大名山中具有独特的优点――“雄、秀”兼备.雄是指其山体的巨大,全山总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千岩万壑,云蒸霞蔚.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山下的平原地区海拔400余米,相对高差在2600米以上,大大超过了久享盛誉的五岳和黄山、庐山、雁荡山等国内旅游名山.在登山公路和索道未建成时,登顶的石径长达60余公里,登顶的游人和香客须路跋涉数日以至十数日.人在山间,只觉到处峰起去涌,苍茫如海.秀是指其宁静、深沉的迷人风采.
峨眉山千姿百态,东部低山,势若锦屏;中部群峰耸峙,如笋如莲,如诗如画;西部山势巍峨,雄伟壮观.春季万物萌动,郁郁葱葱;夏季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秋季红叶满山,五彩缤纷;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主峰金顶绝壁凌空高插云霄,巍然屹立.登临其间,可西眺皑皑雪峰,东瞰莽莽平川,气势雄而景观奇,有云海、日出、佛光、圣灯四大奇观.中部群山峰峦叠嶂,含烟凝翠,飞瀑流泉,鸟语花香,草木茂而风光秀.金顶海拔3077-3099米,三峰并峙,绝壁凌空,刚劲挺拔,“高凌五岳,秀甲九州”.俯瞰峨眉山,气势雄伟而景色秀丽,山静云动,仪态万方,多姿多彩,飘逸神奇.游客人峨眉山,有如在画中游,感觉到一种诗的意境,美的享受,仿佛超然于尘世之外,身心俱净化澄澈.难怪《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称赞峨眉山"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一山而具"五种美感":形态美、动态美、色彩美、听觉美、意境美.美的事物和美的自然,带来美的感染、美的熏陶和美的感受.
从晋代开始,峨眉山一直为佛教普贤道场,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文化史.峨眉山高出五岳、秀甲天下,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清代诗人谭钟岳将峨眉山佳景概为十景:“金顶祥光”、“象池夜月”、“九老仙府”、“洪椿晓雨”、“白水秋风”、“双桥清音”、“大坪霁雪”、“灵岩叠翠”、“罗峰晴云”、“圣积晚钟”.现在人们又不断发现和创造了许多新景观.进入山中,重峦叠嶂,古木参天;峰回路转,云断桥连;涧深谷幽,天光一线;灵猴嬉戏,琴蛙奏弹;奇花铺径,别有洞天.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雄伟的山体景观、秀丽的植物景观以及神奇的气象景观有机地巧妙地融合为一幅幅美景,一个个奇观,"峨眉十景",四季风光,给人以种种美感和美的享受,构成了峨眉山独有的"雄、秀、险、神、奇、幻"六大特色.
特殊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气候类型,使得峨眉山地区远离尘世,自然资源保存良好.山间野生动物种类丰富.类型齐全,区系复杂,具有模式种多、古老物种多、东洋区系多、珍稀物种多的物点.据统计,全山共有动物2300多种,其中珍稀特产及经济种类有27种:鸟类有265种,占四川全省总数的43;昆虫保有268种,其中属峨眉山特有种的达53种,英雄金凤蝶和中华枯叶蝶为稀世之琴.四川省的两栖动物名列全国之首,而峨眉山保有的品种就占全省的37.小熊猫、苏门羚、蜂鹰、凤头鹰、白鹇、大鲵、山溪鲵、环毛蚓等动物都极具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迷人风采.崇山峻岭名得自《水经注》所引用的《益州记》中描写峨眉风光的句子:“秋日清澄,望见两山对峙如峨眉焉”.而“峨眉”正是《诗经》中形容女子秀眉的用语.隐隐浮现于去海之上的如黛青山、漫山遍野的葱茏植被、山间无数的溪涧潭瀑,峨眉之秀,秀在其骨,秀在其神.
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
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
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云拥半岭雪,花吐一溪烟。
1、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2、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