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游猫游戏,好玩的手机游戏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游戏新闻娱乐 → 《辛德勒的名单》被差评围攻!口碑从9.5降低至4.2背后的

《辛德勒的名单》被差评围攻!口碑从9.5降低至4.2背后的

发布时间:2024-12-11 23:03:09作者:linx阅读:

改编自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的同名小说的《辛德勒的名单》,如今随着巴以局势变化,在国内各大平台上都被打着大量差评,评分骤降。

尤其是B站上的评分更是一度从9.5降低至4.2。

口碑一夜反转,差评充斥,让人属实没有想到。

Image

不少电影人也是纷纷发表看法。

谭飞表示无奈,汪海林说道,“大家对犹太人的同情,一夜之间被以色列摧毁殆尽,准确诠释了什么叫‘自作孽,不可活’。

可是,对于这部电影来说到底无辜不无辜呢?

《辛德勒的名单》被评为20世纪最好的作品之一,也是国内豆瓣评分TOP10的作品,也被许多评论家看作是大众娱乐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正式走向成熟的标志。

制片成本不过 2300 万美元,但最终斩获约 3.21 亿美元的票房,更是获得了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等七项大奖,也是《公寓春光》(1961年获奖)后,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黑白电影。

可以说,不管从一方面看,《辛德勒的名单》都是极为成功的商业影片。

该片讲述了一名身在波兰的德国人奥斯卡·辛德勒,在二战时雇用了1100多名犹太人在他的工厂工作,帮助他们逃过被屠杀的劫数 。

对于这部电影,年初导演斯皮尔伯格曾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我以前从没拍摄过一部这样的作品,能如此直面我认为当今世界需要听到的讯息。它所蕴含的讯息在今天比在1993年还要重要,因为当今的反犹主义情况比我在拍这部电影时还要严重得多。”

可是如今随着地区局势问题,风评发生逆转,一部看起来毫无关联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官媒也是发文痛批,力挺该片。

“面对此次的巴以冲突,我们很难用谁对谁错来进行评判,但通过给艺术作品恶意打分来宣泄情绪,表明自己立场的方式是不可取的、非理性的。我们真正需要秉持的,是抛开人云亦云,聚焦于电影艺术本身,而不是让电影成为政治情绪的出气筒。”

Image

可谓一针见血指出问题。

当下的巴以冲突,让《辛德勒的名单》的口碑发生改变,从“辛德勒的拯救是人间至善”变成了“犹太人活该”,大量差评被打,评分骤降。

面对《辛德勒的名单》被怒刷低分,官媒发出疑问:

“一部驰名世界的电影出现如今的现象,让我们不禁思考,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该成为这场战争的牺牲品吗?”

在文中首先说道,从艺术角度来说,《辛德勒的名单》不管是叙事,还是画面,都会一定程度上会引起观众的同情与怜悯,这就会造成不少人的质疑,这部影片是在替犹太人说话。

当然,不要忘记了首先这是一部反战反屠杀的影片。

《辛德勒的名单》真正传达的是,让人们去直面道德的困境,思考个体的责任,呼吁和平的可贵,反对战争,反对杀戮。战争之下,人性的良知在该片中被淋漓尽致地呈现着,带给人现实冷静的思考。

然后文中又提到,如今的大量差评,是一种“掺杂着政治情绪的煽风点火式评论”。

有着相当一部分都是“随波逐流地对整个犹太人群体充满了敌意与仇视”,“并认为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在片面宣扬犹太人的苦难,荼毒世界人民思想的工具。”

文中的观点认为,这样的极端言论,显然太过主观片面。不仅偏离了电影呼吁人道主义的核心,更是将种族层面的善恶进行二元对立。

这样的言论与不理性的“地域黑”“种族歧视”如出一辙。

Image

毕竟“哪怕身处同一种文化与环境之下,人与人之间都是不同的个体”。

可是如今因为地区局势问题,而将整个民族进行负面的定义,早已不够理性客观了,更是可怕的。

对于这次的巴以冲突,官媒直言“我们很难用谁对谁错来进行评判”,但不该通过给艺术作品恶意打分来宣泄情绪,表明自己立场,不该让电影成为政治情绪的出气筒。

显然,官媒有意在引导大众的评论,希望大众能够客观理性评价《辛德勒的名单》,而不是强加个人情绪。可是在如今这个互联时代,人人得以自由发言、评价,即使都是相对的。尤其是面对着外部环境变化,身处网络的普通民众,最终都会对某些事件、作品,情绪化表达,偏离了原有的价值体系。

对于《辛德勒的名单》的评价,每个人都有着自由表达的权利,而这早已不是对错可以衡量的,因为艺术作品的评价自始至终都是主观的。但是一定要有着自己的坚持,而不是随波逐流,一定要有着自己的理性,而不是过于情绪化。

关于我们|意见反馈|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20-2030 www.dedezhan.cn 【一游猫】 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3025935号-1

声明: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